南县:守正创新,蹄疾步稳推动国资管理改革
在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加大、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困难较多的多重压力之下,南县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国资绩效,推动“一子落而全局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力量、提供支撑。
一、建机制、重队伍,实行专班操作
建立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主责的国资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独立副科级的南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专门负责国有资产全口径综合管理。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南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坚持专班推进。在日常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自然资源领域资产资源管理等工作专班,确保资产盘活管理工作推动有力。三是严格督导考核。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县绩效评价范围,作为单位负责人述职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重要内容,层层压实各方监管责任。四是加强工作调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掌握各单位盘活“三资”工作进展,收集整理需要协调的问题清单,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做到常抓常新,把牢工作主动权。
二、清底数、重制度,夯实工作基础
从前期工作、制度建设等入手,把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一是全面摸清底数。按照“全、准、实”要求,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摸清资产资源总量、结构、类型,为有序推进盘活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二是精准制定方案。根据工作实际,按照“成熟一个、处置一个”原则和“六个一批”思路,科学制定盘活“三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做到精心实施、精准施策、精细管理。三是积极出台制度。先后出台了《南县县属国有不动产管理办法》《南县国有不动产管理考核细则》和《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
三、强探索、重谋划,创新盘活思路
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善于攻坚克难,不断改革创新。一是抓重点。善于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集中精力抓重点、抓关键,在盘活过程中着力抓好数额大、见效快的项目,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2023年来先后盘活资产变现2.78亿元,预计年底可突破4.5亿元。二是解难题。国有不动产产权按县财政局、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登记,2023年来先后规范登记不动产产权证481本、新增办理18本,产权登记更加全面明晰;积极盘活广告位、停车位、加油站等公共资源,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多、散、小,处置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三是提效率。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沟通对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辟盘活“三资”绿色通道,精简和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盘活“三资”工作效率。
四、讲政策、重程序,合法合规推进
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推进“三资”盘活。一是注重依法依规。盘活“三资”严格按照法定、规范的处置程序和流程进行,内部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三资”流转,都做到依法依规依程序,其中南县赤沙电影院盘活工作获《湖南日报》推介。二是注重防范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在盘活过程中坚决做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与保持大局稳定统筹考虑,不产生新的遗留问题;及时公开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情况,主动向社会交出一本“明白账”,接受各方监督。三是注重工作联动。着力发挥司法机关保障作用,协助各乡镇对集体鱼塘、河洲等资产租赁行为进行清理,收回被侵占的国有土地资源4000多亩,鱼塘水面5000多亩,盘活收益1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