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财政:“透明预算”交出一本“明白账”
近年来,南县财政以建设“阳光财政”为主线,围绕预决算公开环节想“良方”,探索推行“四个三”工作机制,全力打造“透明预算”,向社会公众交出一本“明白账”。
一、三个结合,做到步调一致。预决算公开内容以财政部为基础,以省财政厅为指导,以县级实际情况为补充,按照“五统一”原则,明确部门单位统一公开年度预决算的时间、格式、内容、形式和程序,做到步调一致。同时,参照先进县市工作经验,增加图表解读“自选动作”,丰富、细化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怎么花钱”,其中图表覆盖率达99.8%,社会公众监督更直观便捷。
二、三级审核,做到账表一致。根据往年工作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研究制定了《南县预决算公开细则》,采取“业务股室初审、国库股和编审中心复审、监督股抽审”方式,对部门单位预决算公开数据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格式的统一性进行公开前置审核把关,并将核查情况计入工作底稿,确保质量,做到账账相符、账表一致。同步建立业务指导专班,为部门单位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确保工作实效。
三、三项运用,做好执行问效。以向社会公众交出一本“明白账”为切点,在预算公开阶段,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并公开,全面展示“花钱承诺”;在部门决算公开阶段,将绩效目标完成、绩效评价结果等情况予以及时公开,全面反映“花钱效果”;在部门预算编制阶段,充分运用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进行整合,对低效无效项目进行削减或取消,巩固提升“花钱结果”。
四、三个纳入,做好监管提效。一是不断完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完整财政数据纳入人大监督系统,财政资金实现人大“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监督。二是充分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预决算公开工作纳入定期通报,实行常态化管理。三是将预决算公开质量纳入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采取倒扣分制压实部门单位责任,督促把预决算工作抓实抓细,助推财政治理效能提升。